天海无人机体系建设
--刘焕山
最近两个月的时间,本人的重点工作是天海无人机的体系建设,目前已经初步显现效果。天海无人机自打在天之图无人机基地受水灾影响后,先搬至天海培训学校过渡再到9月份搬至均和云谷产业园,一直处于人员短缺,体系不完善的状态:
1. 缺少飞手和地面站人员应对实际的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和试飞验证
2. 缺少无人机组装维修人员,之前一直徐建威一个人担任此项工作
3. 徐建威担负职责过多以及航模、无人机基地考试试飞借用等情况,无法集中时间和精力在无人机上
4. 搬迁至均和一些基础装修设计和行政工作
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无人机的工作严重滞后和进展缓慢,针对此问题进行了以下几点措施来陆续改善人员短缺的问题:
1. 由本人承接均和的一些基础装修设计和行政工作,减轻和庚申的工作量
2. 和培训学校和天之图基地沟通,经过内部培训,杜绝和减少徐建威的带飞试飞工作
3. 陆续确定郝春柳、鹿东、龙德万等人进入无人机体系进行培训并确定每人的发展方向
通过以上各种措施,积极展开培训,内部人员转化,目前体系架构搭建基本完成,并产生了实际的效果:
1. 近两个月实际整机装机和改装超过6架,加快了组装进度,并对装机进行了优化改进
2. 郝春柳、孙玉永达到在指导下进行无人机组装工作的要求
3. 本人也对MP地面站开始进行系统学习并解决了模拟器联网不稳定的问题,搞清楚了电子围栏设置,并参与两次无人机的试飞调参工作
4. 近期协调龙德万也并入无人机体系,先进行了压线焊线的培训后进行机械设计软件学习,以便担负部分无人机机械结构建模工作,进一步减少和庚申的基础性工作,本人也在进行机械设计软件学习
无人机的体系建设工作还在持续,还在优化,争取用最低的成本完成。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,最少需要半年时间;这个过程也是需要耐心的,需要和庚申和徐建威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制定培训计划,对无人机、电池组装进行环节分解,需要对每个人耐心培训;这个过程也是需要付出冗错成本的,需要加强质检工作,需要确定工作流程,反反复复,精益求精。